編者按:十年前,《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提出了2020年戰略目標。十年間,中國知識產權創造量質齊升,在信息通信、航空航天、高鐵、核能等領域形成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本土品牌做大做強、蜚聲海外,網絡版權等版權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知識產權數量和質量的提升推動創新源泉持續涌動,為中國建設知識產權強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筑牢了根基。
2016年11月,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成功著陸,首次實現中國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并開展一批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2017年5月,C919大型客機在上海浦東機場首飛成功,這是中國首款按先進適航標準研制的干線民用飛機;2017年6月,復興號以350公里時速在京滬高鐵首次運行,城市間往返更加便捷……近年來,中國的創新成就令人振奮,一大批擁有較高經濟和社會價值的自主知識產權競相迸發,匯聚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磅礴動力。
“自主知識產權的水平和擁有量能夠有效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十年前,《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下稱《綱要》)提出了2020年戰略目標。十年間,中國知識產權創造量質齊升,在信息通信、航空航天、高鐵、核能等領域形成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本土品牌做大做強、蜚聲海外,網絡版權等版權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知識產權數量和質量的提升推動創新源泉持續涌動,為中國建設知識產權強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筑牢了根基。
明確路線 凝聚發展驅動力
十年前,中國知識產權擁有量快速增長,但自主知識產權水平和擁有量尚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綱要》的出臺使中國在知識產權創造層面的發展路線逐漸清晰。《綱要》要求“強化科技創新活動中的知識產權政策導向作用,堅持技術創新以能夠合法產業化為基本前提,以獲得知識產權為追求目標,以形成技術標準為努力方向”,為知識產權創造找準了著力點。
2014年5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提出“三個轉變”戰略思想,即要“努力實現優勢領域、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這三個戰略轉變,歸結到兩大戰略--第一個就是創新戰略,第二個就是品牌戰略。”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吳漢東看來,制造業發展需向兩端發力,一個是創新研發,一個是市場營銷,前者涉及運用專利、版權來推動企業創新的問題,后者則是通過商標和品牌來推動營銷的問題。“中國制造”的出路再也不是過去的廣告戰、價格戰,而應該是專利戰、品牌戰。
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中,都對知識產權質量提出了明確要求。2014年印發的《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指出,要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擁有量,促進知識產權結構明顯優化,大幅增加核心專利、知名品牌、版權精品和優良植物新品種。2015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要提升知識產權附加值和國際影響力,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培育一批核心專利。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中,“提高知識產權質量效益”成為其中的重點任務之一。
在這樣的部署下,十年來,我國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21.29%。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由2007年的0.6件增長至2017年的9.8件。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中國的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以6.5萬件的成績首次超過了國外在華授權量;到2011年底,我國已擁有國內發明專利35.1萬件,首次超過國外在華擁有量;2016年,中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首次突破100萬件;2017年,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國際專利申請量達4.8882萬件,躍居全球第二。
在商標領域,我國同樣交出了一份傲人的“成績單”:十年間,有效注冊商標量年均增長率達20.3%,從2007年的235.3萬件增長至2017年的1492萬件。而在版權領域,全國著作權登記總量由2007年的13.8萬件達到2017年的274.8萬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超過70萬件。農業和林業植物新品種總量從2007年的1616件增長至2017年的1.1萬件。2007年至2017年,全國共認定地理標志產品7583件。全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發證數量從2007年的345件增長至2017年的2572件。
十載耕耘,為我國知識產權事業收獲了來自國際社會的“點贊”。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6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成為首個躋身25強的中等收入經濟體。2017年的此項報告中,中國上升3位,名列第22位。
提質增效 強化經濟創新力
在歷年印發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推進計劃中,“提升知識產權質量”都位于重要位置。“專利的數量是基礎,質量是關鍵。近年來,我國的專利數量不斷增加,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專利大國,這說明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在不斷增強。同時還要看到,我國盡管是專利大國,還不是專利強國。與專利強國相比,我國基礎型、原創型、高價值和核心專利相對較少,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努力,進一步提升專利的質量。”2014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2013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新聞發布會上指出,要通過專利高水平的創造、高質量的申請、高標準的審查、高規格的授權,不斷不斷提高專利質量。
在統一工作導向下,2014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出臺《關于進一步提高專利申請質量的若干意見》,優化區域專利工作評價指標體系,進一步突出區域專利評價工作的專利申請質量導向;2016年印發《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深入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強化專利評價質量導向,對重點區域開展專利申請質量實時監測,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統計體系,推動創新主體創造更多技術含量高、市場效益好的高質量專利。
為全面實現知識產權創造的提質增效,科技部落實修訂后的國家技術發明獎評價指標體系,評審中大幅提高知識產權新穎性創造性指標權重。商標局積極推進商標注冊全程電子化,實現商標注冊網上申請系統向所有申請人開通;優化商標注冊流程,商標審查平均周期縮短至8個月。版權局完善登記信息和排名發布制度,推進作品登記工作,作品登記數量和覆蓋面持續擴大。農業、林業主管部門制定和完善植物新品種測試指南和審批規則,強化審查測試能力建設。
全國各地紛紛落實中央部署,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質量。今年“4·26”知識產權宣傳周期間,一場由中國科學院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下稱蘇州納米所)主辦的高價值專利培育成果發布會展出了11個納米碳材料領域相關專利包,展示了百余件納米碳材料及應用產品的相關專利,多家企業、投資機構明確表示出對項目的合作意向。蘇州納米所是江蘇省知識產權局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工作的受益者之一,其在2015年成立了納米碳材料規模化應用領域高價值專利培育示范中心,3年中新增了納米碳國內發明專利78件,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國際專利申請17件,形成專利組合10余個,目前已實現近3000萬元的直接交易額。由企業分析未來市場走向,指導研發方向;由高校引領技術創新,開展深入研究;由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提供綜合性專利服務,形成核心競爭力。“龍頭企業+優勢學科+高端服務”三位一體的高價值專利培育模式在江蘇逐漸形成。“進行高價值專利培育工作將進一步提高江蘇省專利產出質量,發揮專利對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支撐作用。”江蘇省知識產權局局長支蘇平如是說。
在地理標志產品郫縣豆瓣的“老家”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四川高福記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郫縣豆瓣及四川方便川菜,其擁有的“川老匯”與“飯掃光”等品牌已頗具知名度。一批與該公司相似的企業在郫都區集聚,形成特色產業。“知識產權創造一定要與產業發展高度結合,對于郫縣豆瓣、蜀繡等傳統優勢產業,既需要通過技術創新來提升品質,也需要通過注冊商標打造品牌知名度。”郫都區知識產權局局長蘭由玉表示,郫都區充分發揮傳統產業優勢,從產品創新、打造品牌著手,集聚優勢企業,提升知識產權質量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
與知識產權質量提升工作同步的是,現行完善的知識產權布局讓創造成果得以取得更大的產業優勢,大量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在虛擬現實、通信技術等新興產業取得“先手棋”,進一步提升中國在世界科技經濟格局中的地位。
有效激勵 彰顯核心競爭力
超級電容器被列為“工業強基工程”及“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級戰略工程的重點優先發展項目。多年前,相關核心技術長期被國外技術所壟斷。發明專利“超級電容器的制造方法”正是該領域的一件基礎性專利,于2017年獲得第十九屆中國專利金獎。“外國人能做的超級電容器,我們中國人也能做,而且我們要做就要趕超他們,做到最好!”寧波中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阮殿波在第十九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典禮上堅定地說。
作為中國專利領域的高級別榮譽,中國專利獎在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鼓勵研發、提高自主創新積極性等方面均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今年將開展的第二十屆中國專利獎評選強調要堅持高質量發展的原則,并首次設置中國專利銀獎和中國外觀設計銀獎。從2013年到2017年,連續5屆的中國專利獎共評選出中國專利金獎100項、外觀設計金獎25項、專利優秀獎2623項、外觀設計優秀獎307項。 據統計,僅2017年評選出的25項專利金獎相關產品或工程項目,從實施之日起到2016年底,就新增銷售額939億元,新增利潤96億元,新增出口244億元。
十年來,我國充分發揮對知識產權創造質量的激勵引導作用。2016年,《青銅葵花》《狼圖騰》《瑯琊榜》等作品獲得中國版權金獎作品獎,兩年一度的中國版權金獎逐漸形成版權界的長效激勵機制,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應。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為眾多商標品牌提供了推廣、宣傳的平臺,2017年的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則著重對廣西地理標志農產品和優勢產業進行了展示。
“知識產權作為產權化的創新成果,為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價值支撐。近年來,知識產權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明顯提高。知識產權價值的加速實現,有力促進了創新企業的發展。”中南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執行副院長何煉紅表示。戰略實施十年來,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矚目的創新創業熱土,知識產權對于激勵創新的促進作用充分彰顯,而知識產權創造也在提升中國的發展水平與核心競爭力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吳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