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正加緊推進
發布時間:2018-07-17 瀏覽次數:242 返回列表
——讓創新成果不再“沉睡”
高校招生季來臨,“搶人大戰”輪番上演。與“顏值爆表”的校園環境相比,高校科研創新的“硬實力”才是吸引優秀人才的法寶。作為知識產權產出和轉化的重要高地,《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實施十年來,我國高校不斷完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轉化運用,讓越來越多創新成果從實驗室中“蘇醒”。
一項調查顯示,我國近八成高校已建立了專職或兼職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六成以上高校建立了知識產權權屬和利益分配制度。截至2017年底,全國高校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5.8萬件,占國內有效發明專利總量的18.3%。在國家政策引導下,我國高校知識產權轉移轉讓日趨活躍,高價值專利許可轉讓、作價入股設立企業的案例正不斷涌現。
多元模式 促智慧成果變現
“科學家持了股,科技上了市。”2014年11月刊登于《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在科技人員“朋友圈”里引發熱議。來自北京理工大學雷達所的毛二可院士在雷達研究領域可謂大名鼎鼎。借助中關村先行先試鼓勵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毛二可院士創辦的理工雷科公司將一大批知識產權轉化為拳頭產品,成為高校實施知識產權入股股權激勵的成功案例之一。
長期以來,高校知識產權轉化面臨著創新質量不高、自身認識不足、資金支持乏力、市場意識不強、體制機制不完善等諸多障礙。近年來,在三權改革、科技成果轉化法修訂以及支持價值導向的分配政策指引下,高校知識產權轉化應用空前發展為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提供了有力支撐。
自2008年以來,浙江大學一直是獲得國內發明專利最多的高校之一。如何提高專利轉化率、將科研成果轉變成實打實的社會效益,自然成了浙江大學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內容。浙江大學副校長嚴建華表示,近年來,浙江大學著力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創新路徑,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文件,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流程,明確收益分配獎勵比例,在全國建成了11家產學研創新服務區域平臺,設立技術轉移分支機構98家。
不僅如此,浙江大學還積極嘗試知識產權運營新模式,建立國家知識產權分析評議中心,發起成立浙江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為知識產權交易提供專業化服務。2013年至2017年,浙江大學簽訂技術轉讓合同370項,合同金額價值2.852億元,僅在浙大科技園,浙大師生參與創辦的企業就有339家,一大批科技成果成功轉化。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上海交通大學的轉化模式也在探索中變得逐漸清晰。“我們主要有4種知識產權轉化模式,一是公司持股,按股份進行獎勵;二是知識產權的獎勵加上團隊承諾;三是通過事先分割知識產權,團隊以貨幣資本出資;四是預期權益加自主創業的方式。”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奚立峰表示。
通過設立專業機構從事知識產權管理,并與校外各類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進行對接合作,近年來上海交大知識產權收益持續保持增長態勢,僅2017年前11個月就交易了117件專利,共計7604萬元,促成技術持股項目13個,項目總額合計9.362億元。
越來越多的專利轉化模式孕育而生。針對藥物研發高風險特征,北京中醫藥大學探索出“里程碑式支付”的專利轉化模式,設定藥品獲得臨床批件、二期臨床等多階段付款方式,成功將某中藥先導化合物專利以6000萬元的總價轉讓給上海某藥企。北京理工大學積極推動國防科技成果轉化,通過“入門費+產值提成”的方式,將專利許可給軍工企業投入產業應用。中國礦業大學推動成立中國礦業知識產權聯盟,發布無煤柱自成巷“110工法”專利池,將27件專利在我國神華、中煤、川煤等大型煤炭企業推廣應用,使得600萬噸煤柱得以回收節約。
“高校作為我國科技創新的生力軍,是知識產權制度最主要的受益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黃海軍表示,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極大地推動了高校創新成果的創造和應用,有效地支撐了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促進了學科水平的提升和發展。
改革創新 助專利轉化提速
“《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定位準確、措施得力,是指導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有效地推動了中國高校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各項工作的發展。”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錢林方表示,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不斷完善,對高校的科學研究、成果產出、社會服務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十年來,我國高校擁有的專利數量與質量顯著提升,但大量沉睡的高校專利仍然阻礙著科研創新進一步發揮經濟和社會效益。站在新的起點上,如何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權益分配制度,讓高校創新成果更好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偉表示,由于專利維護時間長,學校難以支持全部的專利維護費用。“建議增加高校科研項目知識產權經費。”奚立峰也表示,教師在申請科研項目時也會申請知識產權經費,需要各方加大對高校知識產權投入的重視。“希望站在國家發展全局的角度,設立國家知識產權維護、救助基金,對于涉及國家重大安全利益、重點產業發展的核心知識產權進行維護救濟,并加強綜合利用。”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陳杰說。
“部分教師因為職稱晉升申請專利,對后續專利轉化缺少關心。高校一定要建立知識產權授權、轉化與績效考核、職稱晉升合理掛鉤的評價體系,不僅要鼓勵大家提交專利申請,還要提高轉化積極性。”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王家臣表示,提高轉化積極性,同時需要國家進一步明晰政策措施、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運用環境。
“通過多年探索,我們發現‘先確權,后運用’比‘先運用,后確權’好,專利權比獎勵權好,國家個人混合所有比國家所有更能調動創新積極性,提升轉化率,希望在專利法第四次修改中完善相關條款。”西南交通大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康凱寧說,2016年,西南交通大學出臺了進行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西南交大九條”,兩年來通過分割確權,促成超過1.3億元的知識產權作價入股、20余家高科技公司成立。
“知識產權既是建立創新鏈上的不同主體利益關系的機制,也是優秀成果的篩選機制。”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建議,應更加注重知識產權創造質量,積極推動知識產權運用向廣度和深度發展,進一步加強技術篩選,開展知識產權挖掘與布局,加強與市場的對接,促進專利價值充分釋放。(知識產權報 實習記者 鄒碧穎)